当 29.35 万亿韩元的营收创下历史新高时,起亚汽车却笑不出来。这份营收与利润严重背离的业绩单,清晰折射出全球汽车产业在贸易保护主义阴霾下的生存困境。
起亚的"增收不增利"并非孤立事件,而是美国关税政策冲击全球产业链的典型样本。25% 的进口汽车关税如同悬在车企头顶的利剑,自 4 月实施后仅二季度就吞噬了起亚 7860 亿韩元利润。这种"明赚暗亏"深刻暴露出全球化布局在单边贸易政策面前的脆弱性,即使企业通过提升高端车型占比、借助有利汇率环境等方式拉升营收,也难抵关税成本与市场竞争带来的双重挤压。
混合动力车型 23.9% 的销量增长与新能源车 23.4% 的占比,本是转型成功的有力佐证,却被利润下滑的现实蒙上阴影。起亚采取的应对策略颇具代表性。通过优先保障美国佐治亚州工厂产能供应本土市场,减少向其他地区的出口分流。其次,削减促销开支以保护盈利能力并加速混合动力车型供应,计划将 SUV 和混动车型占比提升至 40%,同时推进电动化布局。这些举措固然是应对当下困境的权宜之计,但在全球市场不确定性持续存在的背景下,能否有效对冲贸易政策带来的持续影响仍是未知数。
当下的起亚,恰似全球汽车产业的一个缩影。在电动化转型的浪潮与贸易壁垒的阻碍相互交织的复杂环境中,每一步前行都需要在市场份额与利润空间之间艰难寻找平衡。而 8 月 1 日美国设定的与韩国谈判的最后期限,不仅关乎起亚的未来,更或将成为检验全球汽车产业链抗压能力的又一关键节点。
山东股票配资网,沈阳股票配资,配资咨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